一路相伴,并肩同行 | 第十二届并行应用挑战赛再度扬帆启幕
并行应用挑战赛Parallel Application Challenge(以下简称“竞赛”或者“PAC 2025”)自 2013 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高性能计算技术应用与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历经十余载深耕,大赛已成长为国内并行计算领域的权威赛事,汇聚了无数科研智慧与行业实践。
本届并行应用挑战赛 Parallel Application Challenge(以下简称“竞赛”或者“PAC 2025”)由全国信标委算力标准工作组指导,ACM 中国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和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主办,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竞赛自 2013 年创办以来,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科研单位的参赛支持,现已逐渐发展为国内(含港澳台)最具影响力的并行计算赛事之一。2024 年开始全面转向采用鲲鹏作为计算平台,彰显我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的决心,进一步推动国产化技术生态的完善与应用实践。
出席第十二届并行应用挑战赛开幕式的专家及领导有:大赛荣誉主席,美国南加州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黄铠教授;大赛共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德沛院士;大赛共同主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张云泉研究员;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谭光明研究员;应用赛道主席,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深圳中心主任卢宇彤教授;大赛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安静秘书长;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健博士;大赛合作伙伴,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张华桦;华为计算产品线HPC首席专家丁肇辉;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超算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
智汇云端,解码人才培养新范式
作为中国最早创办的并行挑战赛事之一的PAC大赛,自2013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10+科研领域、100+行业专家、400+高校/单位、1800+支队伍,在诸多专家学者、合作伙伴与参赛选手的共同努力下,PAC大赛已经成为集“教学培训、科研生产、社会实践”三维一体的行业生态融合,为中国高性能计算产业输送了一批一批的人才。
大赛荣誉主席,美国南加州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黄铠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并行计算是现代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基础,而现在AI大模型依靠的主要是统计上的计算,统计上的众多应用和计算仍然是以并行计算为主的。所以,未来,并行计算仍然是高性能计算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从事并行计算的相关工作,依然大有可为。
大赛共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德沛院士在致辞中提到,中国的计算机尤其是高性能计算在过去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也迎来了的新的挑战。PAC作为行业中最具影响的并行计算竞赛之一,独特价值,汇聚了学术与工业的力量,激发了青年人才的创新热情,通过构建开放协作平台,推动了国内自主研发处理器的生态建设,助力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作为大赛创始人,张云泉研究员始终是PAC大赛发展的核心推动者,张云泉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PAC大赛的第12年,本届PAC大赛也进行了三大升级:组织机构上,整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ACM中国高性能计算专家委员会资源,强化标准;生态建设上,依托华为鲲鹏产品线,推动国内自主研发处理器发展;发展路径上,积极开拓参赛渠道,吸引更多参赛团队。全方面实现推动大赛发展。
作为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谭光明在致辞中表示,PAC大赛作为国内HPC行业标杆性赛事,感谢各位专家评委过去十余年的持续支持。今年,PAC大赛迎来了两大革新:一,吸纳新生代评委,构建新老结合的评委梯队,既保证专业性,又注入创新活力;二,优化赛道更具针对性,重点考察国内自主研发处理器极限性能开发。期待新一届的PAC大赛能够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培养更多高性能计算人才,期待见证,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新里程碑!
鲲鹏筑基,国产算力开启新篇章
2024 年起,大赛全面启用鲲鹏计算平台,这不仅是对自主创新实力的有力彰显,更是高性能计算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里程碑。依托国产化算力底座,大赛将进一步激发技术生态的内生动力,加速前沿技术从理论探索到产业实践的转化进程,为我国高性能计算事业注入强劲动能。
大赛合作伙伴,华为计算产品线副总裁张华桦表示,并行计算始终是计算领域的"皇冠明珠",它不仅驱动着传统高性能计算演进,更深刻影响着AI时代的技术范式——从矢量计算向矩阵计算的跨越,本质上仍是并行架构的革新突破。
华为加入PAC大赛,既是出于对计算科学的敬畏,也源自产业变革的紧迫需求。今年的PAC大赛使用的是最新的鲲鹏处理器,其不仅有强大的矢量计算能力,更有强悍的矩阵计算能力,希望借助PAC大赛平台,实现更多的应用创新,为中国科技力量的发展添砖加瓦。
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健博士现场回顾了过去十一届PAC大赛的发展情况。PAC大赛历经十余载深耕, 走进了45+城市,400+单位,累计参赛队伍超1800+,已成为国内并行计算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赛事。
PAC大赛一直秉承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的办赛理念,已经成为“计算新青年”的实践能力培训基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曾经参赛者变成了指导老师,后来又成为了评委,PAC大赛见证了部分中国高性能计算从业者的成长,见证了中国高性能计算发展的黄金十年。
去年,在华为的大力支持下,PAC大赛顺利完成了从英特尔到国内自主研发芯片的切换,对赛事转型意义深远。
最后,陈健博士表示,“鲲鹏展翅激扬威,乘风翱翔逐征程”,希望各参赛队在国内自主研发芯片鲲鹏的支持下,充分展示各自才华,为国产算力赋能。
作为本届PAC大赛应用赛道的主席,卢宇彤教授在寄语中表示,PAC大赛不仅是一个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平台,也是一个发现好应用的平台。今年,希望优秀的团队和人才共同努力,顺应高性能计算发展趋势,助力国产算力发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期待在PAC总决赛,见证中国高性能计算的新荣光!
华为计算产品线HPC首席专家丁肇辉就赛题和与会嘉宾进行了交流。
本届赛题的设计秉承以下三个原则:
1、要发挥出矩阵计算和KUPL的能力;
2、难度阶梯不陡峭,能体现出参赛队伍能力的差距;
3、经典题目,同时跟随热点潮流(AI4S,LLM推理等)。
提前预祝参赛团队都能获得好成绩。
初赛赛题将于6月公布,请关注“并行应用挑战赛”微信公众号,获取赛题一手资料。
初赛号角已响,6月赛题即将揭晓。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国产算力的苍穹之下,更多并行之星璀璨升起,以代码为刃,以算法为翼,在PAC的赛场上搏击长空,铸就属于中国高性能计算的下一个辉煌十年!
官方通知
2025/6/26
2025/6/9
2025/6/9
2025/5/22
2025/6/6
2025/4/15
2025/3/6
2024/10/23
2024/10/23
2024/9/30
2024/8/22
2024/7/24
2024/7/12
2024/6/22
2024/4/26
2022/7/7
2022/5/7
2021/10/27
2021/9/2
2021/8/23
5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