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赛

全国并挑战赛ParallelApplicationChallenge(以下简称“竞赛”或者“PAC”)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联合北京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倡导发起。竞赛2013年创办以来,获得了清华、北京学、中国科学技术学、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校、科研单位的参赛持。现已逐渐发展为国内(含港澳台)影响的并计算赛事之

 

本项赛事旨在普及和培养参赛者的并计算思想和并计算系统能,寻找业最佳应向中国陆及含港澳台地区校在校本科、研究,科研单位、科创型企事业单位的并计算和智算相关团队以及技术爱好者。经选拔在全国总决赛获奖的队伍将获得由主办颁发的荣誉证书、奖杯、奖,并获得业内知名单位推荐实习或作机会

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CCF TCHPC)

主办单位: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
                      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赛事概况

竞赛介绍

    全国并行应用挑战赛(Parallel Application Challenge 简称PAC)国内较早基于并行计算开展的挑战赛,大赛创办于2013年,至今已十余年,旨在促进国内并行计算及智算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赛道设置

    本届竞赛分为并行优化赛道和并行应用赛道,其中优化赛道统一命题;应用赛道为自助选题不限领域,参赛作品需从实用科学性、算法创新性、并行化实现、方法普适性与应用推广四个维度入手,提交完整参赛作品;其他详细规则以后续发布为准。

竞赛福利

    本项赛事无需报名费,成功报名后,将免费为参赛队分配统一的机时资源(应用赛道另行通知)。成绩突出的队伍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证书、 奖金并有机会获得业内知名单位推荐的实习或⼯作。

参赛流程

报名与组队

报名组队:即日起至6月15日

  • 本项赛事不设报名费。选手以参赛队为基本单元参与竞赛全程,⽀持跨校/单位组队。
  • 每支参赛队包含1-4名选手,需指定1-2名指导老师。
  • 参赛选手只能加入1支队伍,专业学历不限。指导老师可指导至多2支队伍。
  • 本队所有成员及指导老师通过官网注册并完善/更新个人信息,选择报名的赛事及赛道后,队长创建队伍,通过注册手机号邀请本队所有成员即可成功组建参赛团队。
  • 高校队伍(即含在读学生)指导老师入队后,视为报名成功;非高校队伍(即不含任何在读学生)创建队伍成功后即可。
  • 参赛报名选手顺序为获奖证书团队成员次序,报名截止后,所有参赛队「无法更换、增加或调配」参赛成员及指导老师,决赛检录采用实名制需和报名系统保持一致。
  • 根据《竞赛章程》,大赛各级组织机构中相关工作⼈员需回避赛事组织及相关队伍评审工作。


各赛道任务发布与作品提交

届竞赛设初赛、总决赛两个环节

  • 全国初赛(计划):任务发布-615日;作品提交截止日期-7月1日
  • 全国总决赛(计划):任务发布-7月15日;作品提交截止日期-8月15日
  • 优化赛任务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命题,经专家组审核通过后发布。主要包括:任务说明、任务程序(暨赛题)、竞赛形式及评分规则、⽅案模板等;应用赛道为自主选题。
  • 如参赛队在赛事各环节中发⽣任何学术不端、违反组委会规定的行为,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并视情况向所在单位通报。



全国初赛及晋级名单公示

预计7月中旬

  • 由组委会组织参赛作品评审会,由专家组针对参赛队提交技术报告及「讲解录音」评分。
  • 经选拔后,各赛道至多排名前16的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
  • 所有成功晋级的队伍名单将在竞赛官⽹及合作媒体平台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全国总决赛

预计8月下旬

  • 「并行优化赛道」设上机、方案汇报及答辩两个环节,「并行应用赛道」设方案汇报及答辩⼀个环节,所有入围决赛的参赛队需线下全程参与竞赛,具体赛程安排另⾏通知。
  • 「并行优化赛道」总成绩上机得分占比80%,⽅案汇报及答辩占比20%。其中,全国初赛成绩计⼊全国总决赛成绩统计,在最终成绩中占比20%;「并行应用赛道」参赛方案成绩占比80%,方案汇报及答辩占⽐20%。其中,全国初赛成绩不计⼊全国总决赛成绩统计。


奖项设置

  • 全国初赛设(团队)初赛⼀等奖、⼆等奖及优胜奖,提交完整初赛参赛⽅案的队伍即获得评奖资格。各奖项获奖比例,由专家组根据方案提交情况决定。
  • 全国总决赛设(团队)特等奖1/赛道(税前奖金¥50,000/队),⼀等奖2/赛道(税前奖金¥10,000/队)),⼆等奖5/赛道(税前奖金¥5,000/队),三等奖8/赛道。其中,三等奖队伍中最终成绩前2名的队伍获颁并行教育基金(税前¥2000/队),以上奖项根据最终得分排名依次评选。如遇相同分数,将由专家组评选处理。
  • 本届赛事设优秀指导教师奖,由全国总决赛中各赛道特等奖、⼀等奖参赛队指导⽼师获得;设最佳组织奖,根据晋级队伍数量、最终决赛成绩、报名队伍数等指标综合评选(可空缺)。
  • 所有奖项由组委会颁发获奖证书,可通过官⽅渠道验证。获奖队伍名单将在大赛官方平台及媒体公示,并接受社会监督。


覆盖地区
奖项设置

特等奖

设特等奖1名(团队),并颁发奖金、奖杯、获奖证书。

一等奖

设一等奖2名(团队),并颁发奖金、奖杯、获奖证书。

二等奖

设二等奖5名(团队),并颁发奖金、奖杯、获奖证书。

三等奖

设三等奖8名(团队),并颁奖杯、获奖证书。三等奖最终成绩前2名的队伍获颁并⾏教育基⾦。

发展历程
往届赛事